2022湖南医疗招聘考试影像学专业基础知识:骨巨细胞瘤考点总结
一、临床与病理
1.好发人群:青年(20-40岁)
2.好发部位:愈合后的骨骺部(股骨远端、胫骨近端和桡骨远端)
3.肿瘤构成:单核细胞和多核巨细胞
4.分级:
(1)I级良性:多核巨细胞数量多于单核细胞
(2)II级过渡型:两种细胞数量均衡
(3)III级恶性:多核巨细胞数量少于单核细胞
二、影像学表现
X线:骨端偏心性破坏而无骨膜反应,病灶膨胀性生长致骨皮质变薄呈肥皂泡样改变。骨壳较薄,其内可见纤细骨嵴,呈分房征象。
CT:肿瘤内密度不均,可见低密度的坏死区、液-液平面。无骨质增生硬化。
MRI:病灶在T1WI呈均匀的低或中等信号,高信号区则提示亚急性、慢性出血;T2WI呈不均匀的混杂信号。液-液平面较CT更清楚。增强扫描病灶有不同程度的强化。
三、鉴别诊断
(1)骨囊肿:最常见于20岁以下的少年、儿童。好发于长管状骨干骺端,不跨越骺板。尤其以肱骨和股骨上段多见。
(2)软骨母细胞瘤(成软骨细胞瘤):好发于11-30岁,30岁以上病例少见。肿瘤多见于干骺愈合前的骨骺,骨破坏区内可见钙化。
常见问题更多>

湖南公职类备考QQ群汇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