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湖南教师资格证考试每日一练答案【9月28日】
科目一(1-3)
1.【答案】B。解析:单元格的引用主要有相对引用、绝对引用和混合引用。绝对引用表示形式是在普通地址行和列前加$,如果公式所在单元格的位置改变,绝对引用的单元格也始终保持不变。例如,单元格中的绝对单元格引用$F$6总是在指定位置引用单元格F6;混合引用具有绝对列和相对行,或是绝对行和相对列。绝对引用列采用$A1、$B1等形式。绝对引用行采用A$1、B$1等形式。
2.【答案】A。解析:三项和分别减去2,4,6,8等于第四项,答案是9+14+21-10=34,选择A。
3.【答案】D。题目是交叉关系,A选项是包含关系,B和C是独立(并列)关系。
科目二(4-10)
4.【答案】C。解析:本题考查埃里克森的社会化发展理论中主动感对内疚感阶段特点。主动感对内疚感阶段的危机在于儿童既要保持对活动的热情,又要控制那些会造成危害或可能被禁止的活动。成年人应该是监督而不是干涉儿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活动。过多的干涉可能会造成儿童缺乏尝试和主动性的性格。这一阶段体验着目的的实现。题干中晓阳主动帮助母亲拿碟子,说明晓阳渴望主动帮助父母做事情,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,是主动感对内疚感的阶段。因此答案为C。
选项A,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阶段(0-18个月左右):这一阶段,尤其是生命的前几个月,婴儿的目标是建立起对周围世界的基本信任感。如果婴儿得到较好的抚养并与母亲建立了良好的亲子关系,儿童将对周围世界产生信任感,否则将产生怀疑和不安。这一阶段体验着希望的实现。
选项B,自主对羞怯与怀疑阶段(18个月-3岁):儿童开始表现出自我控制的需要与倾向,渴望自主并试图自己做一些事情。这时,父母要允许儿童自由地探索,给予适当的关怀和保护。如果父母对儿童一味的严厉要求和限制,会使得儿童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。这一阶段体验着意志的实现。
选项D,勤奋感对自卑感阶段(6、7-12岁):儿童的成功经验增强了儿童的胜任感,其中的困难和挫折则导致了自卑感。这些成功的体验有助于儿童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建立勤奋的特质,表现为乐于工作和较好的适应性。成年人对于儿童在各种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勤奋给予鼓励是必要的。这一阶段体验着能力的实现。
综上所述,选项ABD不符合题意,故答案为C。
5.【答案】C。解析:问题解决是指为了从问题的初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,而采取一系列具有目标指向性的认知操作的过程。问题解决具有目的性、序列性和认知性三个特点,只有C猜谜语符合。
6.【答案】C。解析:问题解决的基本特点主要包括:认知性、序列性和目的性。
7.【答案】A。解析:从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来看,发现问题是其首要环节。
8.【答案】D。解析:算法策略就是把解决问题的方法一一进行尝试,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。
9.【答案】B。解析:明确问题:理解问题就是把握问题的性质和关键信息。摒弃无关因素,并在头脑中形成有关问题的初步印象,即形成问题的表征。
10.【参考答案】
(1)问题情境
(2)定势与功能固着
(3)已有的知识经验——迁移
(4)原型启发
(5)情绪与动机
(6)酝酿效应
此外,个体的智力水平、性格特征、认知风格和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性,不仅直接影响着解决问题的动力,而且也制约着问题解决的方向和效果。

湖南公职类备考QQ群汇总